南朝刘宋诗人刘铄曾在《白纻曲》中形容舞者灵动的舞姿为“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白居易也在《霓裳羽衣舞歌》中以“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盛赞歌舞之优美。而于7月23日在央视频上线的大型文化类舞诗画创演秀《芍药花开时》,通过六支不同风格的实景舞蹈,不仅诠释了天边草原乌拉盖瑰丽壮美的自然风貌与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更对充满哲思、艺术、自然、民族和诗性的中国传统美学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场景释放
(相关资料图)
草原生命力
《芍药花开时》打造了六个场景,由六位顶级舞者带领观众层层揭开天边草原乌拉盖的神秘面纱。
故事从九曲湾讲起,舞者王金格与马“共舞”,原始的生命力和广袤的草原气息交相辉映,万物勃发,生生不息;在贺斯格淖尔湿地听见水波和草木的呼吸,舞者宋洁以水中精灵般的姿态讲述莹润生灵万物的“水形物语”;在马鬃山,嵯峨林立的岩石宛如迎风飞扬的马鬃,舞者张翰于山崖之上凌空起舞,探寻风的来处,雕刻坚如磐石的傲骨;在白桦林和渔村杨树林,羊皮鼓的演奏与林间清风相呼应,跃动起伏如同声声心跳,舞者朱晗诉说着林木直上云霄的张力;在野狼谷,舞者李德戈景伴着燃烧的火焰,直面野性与光热,淬炼出文明的流转与日夜的更迭;最后,在芍药谷,舞者孟庆旸演绎了一朵朵芍药花于黎明破晓之时的无声绽放,将美学意境上升至文化之哲思与生命的考量。
以舞韵谱写
艺术新篇章
25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一中国古代传统美学观念。这种对极致美学的形容,是对艺术传播领域的最佳描述。
《芍药花开时》以深厚的中华文化美学内涵征服了观众的心,不仅以“致广大敬精微”的形式打造极致的美学盛宴,也让更多的艺术创作者窥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挖掘的无限空间。
如果说以往的舞蹈类节目是顶级舞者资源的聚合,那么,在当下电影思维升级的支撑下,《芍药花开时》巧妙地将影视技艺与沉浸式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实现了多元艺术的统一。通过电影维度的升级,内容的深度也得到进一步强化,为观众带来更加华丽的视听盛宴,在呼唤艺术美学与审美品格回归的同时,以舞韵谱写出艺术的新篇章。
“美在于新奇”,艺术和美学需要不断创新变化、推陈出新。《芍药花开时》凭借舞蹈与自然景观融合带来的神秘感、新鲜感,以新奇的艺术形式震撼观众心灵、制造视听奇观。通过震撼、惊艳的影像呈现,激发出对美与未知的扩延想象。《芍药花开时》用心立意、创造新意、饱含情意,“芍药”的绽放,是自然原始之美,是艺术创新之美,是家国文化之美,更是时代发展之美。
象舞指数观察员
冷凇
中国社科院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世界传媒研究中心
秘书长、研究员
素材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提供
标签: